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财产日益增多,家庭成员之间由于经济原因,出现的矛盾纠纷也层出不穷。老人上了年纪,大都希望子女间要和睦相处,但是往往事与愿违。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与子女开始认识到早立遗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然而,如何规范有效的订立遗嘱,避免家庭纠纷?如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人不识字,怎样有效订立遗嘱……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令老人却步不前。
5月27日下午,北京爱传承为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爱传承”)走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展“i嘱托-2016免费遗嘱登记公益行动”的公益普法讲座。本次活动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工会和北京女医师协会联合举办,并得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王香平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工会主席张志军的大力支持。
随后,来自爱传承的专业普法讲师为参加活动的100多位医护人员进行了“家庭权益保护与继承”及“遗嘱订立”“老年人维权”等方面的普法知识讲座。
此外,爱传承工作人员还在活动现场为大家提供免费的经验丰富的专家法律咨询服务,并为大家发放了易懂实用、内容丰富的普法手册。
活动中,81岁的张叔叔向爱传承的专业律师进行了咨询。张叔叔说,自己有2个孩子,现在与老伴儿和二女儿一起生活。大女儿是华侨,两三年才能回国探亲一次。二女儿早年由于生活上有些挫折,变成了间歇性的精神病人,没了工作,又与以前的丈夫离婚了,现在由二老照顾。但她听不进二老的教导,还被一些惦记着二老房产的人教唆,经常打骂二老。二女儿还曾经逼迫自己和老伴儿写过一份将房屋由她继承的证明。甚至在大女儿回国的时候,二女儿还让二老,逼迫大女儿写了一份放弃继承权的文件。“可是,那不是我们自己的意愿,我们是被逼的。”张叔叔说。
在法律咨询过程中,爱传承的专业律师提醒张叔叔,在将房屋留给大女儿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二女儿的自身情况。二女儿现在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收入,没有生活来源,在订立遗嘱的时候要考虑留给二女儿必要的财产份额。
在律师详细跟张叔叔解释了之后,张叔叔表示这样比较好,毕竟也放心不下二女儿。临走前,老人握着律师的手,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并说:“这次讲座对我们来说太及时了,能为大家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遗产继承方面的困惑,真是太好啦!”
如今,在现实生活中因怀疑临终所立遗嘱效力而产生家庭纠纷的案例不在少数,老人应该在身体健康、思维清晰的时候及时订立遗嘱。立好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家庭纠纷。
自2015年10月以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社区发展基金主办、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协办、爱传承为老服务中心承办的“i嘱托-万名老年人免费遗嘱订立公益行动”开展以来,爱传承已为北京市的老年人进行遗嘱订立咨询达到10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爱传承通过围绕老年人“遗嘱订立”关注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老年人对于提早订立遗嘱有很强烈的愿望。基于调研结果,2016年4月,北京爱传承为老服务中心再次启动“i嘱托-2016免费遗嘱登记公益行动”,继续为北京市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提供免费到店自书遗嘱登记服务。
此次走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仅是公益行动中的一站,爱传承开展的 “i嘱托-2016免费遗嘱登记公益行动”还将走进北京市更多的街道、社区,“将公益惠民、高质量专业的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益,这是爱传承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位于惠新北里的爱传承为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如是说。

老干部局的六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你们高质量的服务能惠及更多的老人,推动快速老龄化状态下养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