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实施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外发布。《通知》提出,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力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抓好民政部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的重要安排的工作落实,深化实施《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意见》,进一步引导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决定实施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通知》强调,要坚持大扶贫格局,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优势、共青团组织优势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动员优势,统筹各类青年志愿者工作资源,以实施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为统揽,以构建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项目体系、组织队伍、网络平台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形成青年志愿者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整体合力,不断提升脱贫志愿服务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构建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项目体系《通知》提出,要构建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项目体系。一是发挥重点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含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示范作用,围绕服务领域、日常运行、管理评估等方面,提升整个项目的扶贫效能。加强对地方扶贫志愿服务项目的具体指导和服务支持。深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做实“结对+接力”、项目专员、七彩小屋、七彩课堂等四位一体工作机制,聚焦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精准志愿服务。扎实推进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把工作重点放在贫困残疾青少年、助残机构协同、“多对一”、“多对多”结对等环节,坚持高质量结对、常态化服务。启动共青团关爱乡村青少年志愿服务试点项目,针对7省市4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210个乡村中小学,坚持日常服务、精准服务与假期活动相结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项目经验。二是分批建设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依托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省、市、县及各有关行业赛,发挥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申报、评审、激励的撬动作用,重点支持一批、发展一批、培育一批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启动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专项赛、加强已有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营支持等举措,到2020年,使得脱贫攻坚类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全国赛的比例逐年提高10%。坚持点面结合、典型引路,用基层经验指导基层实践,加大对优秀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的总结、运用和推广。三是加快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标准化建设。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有关规定,积极引导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发展。明确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基本要素,确定服务时间、投入资源、基本内容等指标,围绕“项目目标明确、服务内容合理、日常管理规范、运营保障有力、社会影响良好”的总要求,打通志愿服务项目周期,形成完整实施闭环。摸清社会需求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精心策划开展活动的计划书,增强志愿服务的活跃度,定准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开展项目评估反馈与成果提升,大力提升项目的互联网公开运营、筹资、合作等能力。
强化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的政策保障《通知》强调,要强化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的政策保障。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导。各地民政部门在安排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福彩公益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其他政府购买服务、福彩公益金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民政部门依法进行社会组织登记,开展慈善组织认定、公开募捐资格审批、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各级共青团、志愿服务组织要定期召开推介会,向政府有关部门、基金会、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推荐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帮助。积极协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发挥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志愿者作用,加大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环境、应急等社区志愿服务实施力度,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通知》提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建立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协调机制,项目办公室设在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各地共青团组织、民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专题谋划,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专人,把实施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摆上日程、狠抓落实。要制定专门行动方案,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围绕项目管理、项目种类、政策落实、参与人数、服务人数、资金投入等方面量化指标,制定细则,认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选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组织、个人的依据。要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反映中国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氛围。